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Green Island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Human Rights Memorial Park


Burnt island
Green Island Human Rights Memorial Park
碼頭不見民宿老闆阿山,打了電話才發現他先牽著機車去加油。阿山哥年輕時都在台灣打拚,後來放不下綠島,就回來了。卸了行李,我們就直接去人權文化園區了。





人權文化園區是舊的新生訓導處,在1950年代,因為政治犯人滿為患,台灣的監獄不敷使用,就將這些人送往綠島,先後來了有兩千人,加上管理的人員大概有三千人,與當時綠島人口相當。幾千人在綠島只有勞房和營舍,其他的付之闕如,也因此蓋房子、砍柴、打石,變成當時政治受難者每天的工作。









With the sound of handcuff clanging, all of us drag our heavy feet walking on the silent street hopelessly. While our lives hung in the balance, we were like undertaking a death march.
Toten marsch…...

阿山哥笑說,世界上最笨的囚犯就是這些政治受難者,每天建造牢籠,把自己關起來。嗯,其實有一部份的我們也是這樣。





已經人去樓空的牢房沒引起我多大興趣,到是對著這些受難者的待遇覺得悵然。有人為了唯
一的妹妹的女兒,造了一把小提琴和琴盒,寄回本島;有人能懷抱夢想,在皮球上一筆一筆繪出世界地圖,後來,終於有了出獄的機會,拿了補償金,也真的環遊了世界。這些原本都是知識份子,在社會前頭的人,因為統治者的獨裁,都在這裡被消磨掉了人生。博物館裡擬真的蠟像,演他們睡前唯一的一小時,或圍棋或撥琴,從容恬適。明天呢?睡吧

後來,他們也為綠島居民看病、教書,成為綠島的資源。




這群人的身分背景、來到這裡的原因,一直到解嚴為止,都是不能說的秘密。
Their back grounds and reasons why they were brought there had remained a forbidden secret until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1987.

還好還有人留下來告訴我們,當初的歷史是怎麼樣犯了錯。
This history was once buried and concealed, but the witnesses held a strong sense of duty. Towards this mission, they looked into every corner of old photos to restore the vanished historical sites.

Keep memory, live histo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