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炒小黃瓜
[作法]
(1)熱一大匙油,爆香薑絲和被壓扁的蒜片 (懶惰可以擇一或不加)
(2)下小黃瓜片(所以要先切好)
(3)炒一下(1分鐘)
(4)加鹽和冰糖
(5)加一點水(看小黃瓜新不新鮮,出水多不多決定)
(6)悶一下下
(7)起鍋~
[想法]:記錄了兩三次阿嬤的炒菜過程後,發現真的如同阿嬤說的,炒菜不難(對嬸嬸來說應該有點難…),還可以套公式喔!
只要是炒菜類,不管是高麗菜、青江菜、菠菜、小黃瓜、醃黃瓜、鹹菜(還是酸菜?),都可以照下面方法這樣做:
(1)把菜洗乾淨,切一切(先洗再切,沙土和農藥才不會進菜裡)
(2)開火加一大匙油入大鼎 (台語的大鼎就是國語的大炒菜鍋)
(3)爆香蒜末、薑末、辣椒末 (菠菜很適合蒜加一點點辣椒)
(選取方法依照排列組合有: 都不加=1種
擇一就好=3種
隨意加兩種=3種
都加=1種
總共8種!!!)
(4)加鹽和冰糖(當然,如果是醃菜類就不要再加鹽了,會鹹到你想哭,然後它會在餐桌上被默默忽略,不過醃菜類最大的補救方法是你可以當天或隔天再回鍋加入不鹹的菜一起炒,炒高麗菜、炒蛋、再炒醃菜,配早粥很棒喔)
(5)看情況加水,悶一下就可以起鍋了
真的很簡單,而且,我猜阿嬤的秘訣應該是在於冰糖!
因為,我從來沒有看過外面的人再加冰糖的 ^ ^ ”,應該說,是台南以外的人。外面的人煮菜好吃,如果不是食材新鮮(很少),或是加油加蒜加辣椒,就一定加了味素(好啦,現在都美化叫雞湯粉或是烹大師),可是,吃多了,就膩,比不上阿嬤那一點鹹甜平衡,你不會吃出甜味的(我吃了二十幾年都吃不出來),但是菜的味道會莫名協調。我愛糖,我更愛我阿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