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轉貼]跳級生背後+生命沒有過渡

跳級生的背後

文:陳安儀



  昨天應邀去上「今晚哪裡有問題」節目當特別來賓,當集的節目主題是「

跳級生」。主角人物是兩個跳級生的家長蔡爸爸與蔡媽媽,我和另外一位媒體

人、還有在建中任教超過三十年的陳美儒老師,則是搭配的來賓。整場錄影,

簡直是讓我有「傻眼」的感覺。



  蔡爸爸與蔡媽媽本身都是相當高水準的知識份子,蔡爸爸是光武工專電機

助教、留美高材生,蔡媽媽本身是家管,師範大學公民教育系畢業。三個孩子

中,老大佩真今年以十六歲的年紀,拿下大學指考第四高分,錄取台大電機系

,在就學過程中,她兩度跳級,國小跳一次、國中跳一次。老二也是跳級生。





  蔡爸爸、蔡媽媽與大家分享他的「學齡前教育法」。他們說,兩個大的一

出生,24小時內就抱回來餵母乳,還未滿月前,她就開始「字卡教學」。蔡媽

媽手繪各式各樣字卡,還有由圓點點組成的「數目圖卡」,從1到99,在每次

餵奶前,寶寶哭鬧、最有精神時,在寶寶眼前晃過卡片,告訴寶寶相關的字、

數目,然後再餵奶。蔡爸爸說,三歲前的寶寶有大腦有百分之七十的未開發區

域,先給予字卡再給予喝奶,就是教導他「學習」跟給予「獎勵」。



  接下來,寶寶還未學會走路,家中牆壁就貼滿了數字、九九乘法表,以及

國小國語課本裡的課文。家中所有的家具都貼上中英文字卡,隨時隨地不忘教

學。因此,在蔡媽媽的耐心教育下,蔡佩真一歲就已經識得數字及國字,會用

手指出正確位置,兩歲會說話時,就已經會背完九九乘法表,三歲已經可以自

行閱讀中英文故事,並在鄰居教導下,學會基礎日文。她中班以前已經把小學

一、二年級的課程上完。於是,她小學二年級就隨著媽媽到師院附小上六年級

的數學課,四年級時跳級至五年級。國二下再跳國三下,隨即考上北一女中。





  蔡爸爸並分享孩子們生活的點滴,包括喜歡打球、打撲克牌,以及他自創

的「十分鐘預習法」及一些聯想記憶術等等。節目結束後,他並送我一張他個

人印製的「學齡前教育」的演講DVD。



  我當場只能不停的搖頭讚嘆。我看到的是,一個優秀的媽媽,將所有的精

力都放在兒女的教育上,將所有自我的成就都擺在成就兒女上。但是,我也看

到,蔡家父母將所有的心力放在智育的教育下,三個孩子在優秀課業表現的同

時,顯然在人際關係上都有極大的問題。不斷的跳級,導致的是在學校裡的寂

寞,沒有朋友,還有,人生閱歷顯然較同年紀的孩子貧乏。



  陳美儒老師對於這樣的教育行徑十分不贊同,在錄影現場就不停的開砲,

導致對方有點小尷尬,因此我的角色其實比較像潤滑劑一般,偶爾開個玩笑,

嘲笑自己很懶,沒有辦法這樣教小孩。不過,私底下,我很認同美儒老師的看

法。



  美儒老師在建中任教三十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她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

很有趣。她說,有一年建中將所有數理資優的孩子集中在一個班上,那年,那

個班上考上了六個台大醫科,十幾個台大電機。其中有一個「考壞」了的孩子

,考上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放榜當天人就消失不見,大家嚇壞了,後來陳老師

在碧潭橋畔找到了他。她想說的是,一路順遂、超人一等、資賦優異的孩子,

並不見得是快樂的孩子。大家在一味追求學業的資賦優異過程中,不該忽略的

是孩子的體能教育、品格教育、愛情教育、財物教育、人際關係、以及各種各

樣生活中的歷練。



  最好笑的,是二十年後,陳老師去參加這班同學的喜酒。在喜宴兼同學會

上,眼看當年資賦優異、人人稱頌的這一群大男孩,分坐了兩桌,變成醫生、

工程師,並為人夫、為人父,喜酒的菜一上,大家不約而同,紛紛低頭不停的

剝蝦?。其中最優秀的那一個男生,自顧自的吃蝦,結果被老婆狠狠的踢了一

腳之後,也開始低頭幫孩子剝蝦殼!



  哈哈!我在一旁,忍不住大笑!陳老師的意思是,「資優又SO WHAT?20

年後,他跟一般頭腦普通的男人,並沒有兩樣!他仍然要在社會上生存,跟家

人相處,結婚生子、養兒育女。」

  今天我去上MOMO親子台時,忍不住跟現場兒童心理師分享昨天的錄影經過

。他說了一句話我覺得超棒!他說:「人生的風景有多少?值得我們慢慢享用

。何必急著把它壓縮著過完?」



  沒錯啊!就是這種感覺!



  我並不否定蔡爸爸、蔡媽媽的心血,也認為他們全心為兒女的付出非常值

得讚美,但我相信,以他們夫妻倆資質的優秀,即使不在寶寶滿月前就開使用

「閃卡」、「字卡」,奮力的教學,他們的孩子一定也可以順利考上北一女、

台大電機!我相信,優秀的父母培育出的孩子,在學業上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

!只是或許多用了一、兩年的時光。



  但是,童年的時光何其珍貴?



  與其辛辛苦苦的製作閃卡、字卡、數目圖卡,為何不用這樣的時間多跟孩

子去溪邊散散步、看看美好的晨光?與其花費時間教他「媽媽起床、爸爸讀報

」的國語課文,為何不多講幾個好聽的故事、讀幾篇優美的詩歌?與其花時間

背九九乘法表,為何不帶孩子看一場好看的電影,看一齣有趣的話劇?與其讓

孩子先讀他還不需要知道的知識,何不帶孩子一起粉刷油漆、擦地洗碗、種花

除草,或是去一趟育幼院、幫忙照顧其他失去父母的幼兒,讓他懂得關心這個

社會?與其在十五歲時就在大學選修課程,為何不鼓勵她多交幾個閨中好友,

去逛個街、打個工,讓她培養正常的社交關係?



  在全力追求智育的時刻,我看不到的是強調孩子品格的教育、藝文的欣賞

與正常的社交培養。最重要的並且是:生活的歷練缺乏。一個十六歲的女孩,

正是最甜美的時刻,她應該要有她這個年齡所該有的青春、愛情,擁有運動與

社交、懂得追求自己所愛,享有秘密與夢想。



  我期望我的女兒十六歲時,除了唸書之外,看到人會主動的打招呼、微笑

,對於長輩展現出應有的禮貌,進退得宜,而不是當別人向妳問好時,只知道

直楞楞的瞪視對方、沒有任何反應。我希望我的兒子十四歲時,對於沒看過的

環境充滿好奇,到了攝影棚會問東問西,而不是呆若木雞。我希望我的孩子能

夠爬山涉水,懂得探詢世界,求知慾不僅僅限於學業。我希望她在苦讀ABC時

,除了用來看TIME雜誌,更能領略毛姆、莫伯桑筆下的人生縮影。



  是的,生命何其珍貴?求知何其快樂?我並不急得他們跳躍度過,也不在

意是否速成有效,我只希望他們慢慢享受、領略其中美的世界。





























生命沒有過渡





和一位留德的老師談起老師在德國的留學生活。



老師:「在德國,因為學制還有一些適應的問題,有些人一待就會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學

位。」



我說:「哇!那好久哦。」對於才二十歲的我而言,十年,不就是生命的一半嗎?



老師笑了笑:「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很『久』呢?」



我說:「等拿到學位回國教書或工作,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呢!」



老師:「就算他不去德國,有一天,他還是會變成『三、四十歲』,不是嗎?」



「是的。」我答道。



老師:「你想透了我這個問題的涵義了嗎?」



我不解的看著老師。「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在德國的那十年,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啊!」老師語重心長的說。「啊!我了解了!」



那一段談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提供了我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觀。前一陣子工作

很忙,學弟問我:「你要忙到什麼時候呢?」



「我應該要忙到什麼時候?或者說到什麼時候我才該不忙呢?」我反問。



「忙碌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應在於,我喜不喜歡這樣的『忙碌』。如果我喜歡,我

的忙碌就應該持續下去,不是嗎?」我補充著。



對我而言,忙碌不是生命的「過渡階段」,而是我最珍貴的生命的一部分。很多人常會抱

怨:「工作太忙,等這陣子忙完後,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於是一個本屬於生命一部

分的珍貴片段,就被定義成一種過渡與等待。



「等著吧!挨著吧!我得咬著牙渡過這個過渡時期!」當這樣的想法浮現,我們的生命就

因此遺落了一部分。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這時,老師的話就會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耳邊。所以,我總

是很努力的讓自己喜歡自己每一個生命階段,每一個生命過程,因為那些過程的本身就是

生命,不能重來的生命。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我 今年六歲 已婚

這篇是看到某石的隱藏文章

突然想回文的





好吧



那故事正式開始



從前從前

在我還是個小朋友的時候

(就是還沒有那麼白目的時候)

面臨了人生一個重大轉折











結婚



(對…所以我已婚)









我所讀的安南幼稚園有三大傳統





第一個是每年在安南教會禮堂有發表會

(還有類似禮拜堂的東西,不過我一次都沒去過)

就是小孩子跳跳舞唱唱歌之類的





第二大傳統就是園遊會

他特別的地方在於整個園區變成一座商城

小朋友要去店裡打工賺錢(類似說折垃圾袋)

然後才可以拿賺來的紙錢(喔不…假錢)

去買東西

買一些像是可愛的花圈、氣球、紙娃娃(這些是在平常上課做的)

我們也有固定的輪班制度

要回去攤位上招攬生意~

(豬庭就是從這時候養成了推銷聖功園遊券的白目個性)

感覺就像是在玩模擬市民







第三個傳統

就是每一個可憐的小朋友要在畢業前抓去結婚

我是很認真的說

“我們是玩真的”

如果我記憶沒有錯

故事就是從求婚開始的~~





那時候我有一個常常拉著我玩的男生朋友

就連睡午覺的時候都還會一直講話,常常被老師抓到。

他長得很高,跟國小生差不多。

我後來想一想應該是因為晚入學,鄉下常常這樣。

我們感情不錯(這是個人推測)



後來有一天

徐老師教我們折玫瑰花(老師好像是叫徐清密......吧)

用粉紅色的餐巾紙摺

然後把班上男生跟女生分成兩堆

女生轉過去

然後男生一個一個從教室外走進來









-----------------求婚-----------------------









(囧rz老師到底是怎麼跟小孩子解釋這些的)







遊戲規則很簡單

敲敲女生的背

問她願不願意拿你的花就好了 ^^



結果

這時候

我們micky班的大姊頭登場了

她跟我說

待會那個XXX拿花給你不要拿(XXX就是那個男生)

不然以後就不跟你玩了

結果

我就真的沒有拿

拿了另外一個我根本不太熟的男生的花

(內幕大概就是大姊頭告白不成被我那個朋友拒絕了….)



之後

從新人遊街

園長主持結婚典禮

到婚禮過後

他就再也沒有跟我講過話了



一直到幼稚園畢業





那時候我很難過

為什麼他突然不跟我玩了(我不知道這跟不拿花有關)

可是找不到原因

我之後也換跟另一位人比較好的大姐頭了







這故事告訴我們

1.大姐頭是無所不在的,某石的幼稚園有,金卡霈霈的幼稚園也有

2.不要隨便拿男生的花,不然怎麼被嫁掉的你都不知道

3.拒絕男生後,你就不可能跟他講話了

4.不要輕易結婚,婚禮準備很累(還要自己做鳳冠霞披遊街咧!!)

還有搭花轎、拍照等等

5.專家說小孩子的個性在很早就形成了,以後要教小朋友勇敢一點

6. 就算真的不小心遇到大姊頭....要挑好的跟....







附錄:

那場結婚典禮後來在電視台又重新上演了一次

我還記得主持人是徐乃齡和一個我忘記藝名的人

特別來賓是張信哲(我後來想起來都覺得很騙人!!)

過程幾乎忘了

我只記得我一直被台下的哥哥姐姐起鬨說辦一百桌

我還傻傻的說好~

然後有被張信哲抱(羞)

要到簽名(不好意思小孩子超快弄丟)

累得半死





~謝豬庭之浮生若夢第一記~



所以我到底嫁的人是誰阿?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名師真的適合每一個學生嗎









還是翹課了





星期二早上上了兩堂中醫方劑學

第一堂在半夢半醒之間度過

第二堂還好

算是平平安安渡過,整堂課都清醒著

說到底是因為醫古文老師坐我隔壁

(= =她微笑著對我說:如果你睡著我會提醒你的……)

下午又要再上兩堂方劑學

結果第一堂下課後我只記起來老師講的第一句話和最後一句話

(同學~我們要上課了+那~今天的課就先到這裡)



|||



然後心裡一把無名火熊熊燃燒

於是我翹課了



翹課菜單:回寢室念有機化學第二章-酸與鹼



也許會有人想不懂

如果我的目的在於回寢室念有機

那麼翹課到底有何意義?





每一個學期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都會請大陸老師來台授課

這些教授絕大多數都是只教研究生或是退居幕後當教學監委

更不外乎是中國大陸的中醫醫學國家教材編著者

感覺就像

由張愛玲指導寫作上海地域性小說

課堂上

你最能深刻體會的

是一個叫權威的東西



我不勝惶恐

從中醫基礎理論開始(教我的聽說是個中南海御醫)

一直到中藥學(是個曾監督修過水壩當過立委的能人)

一分一秒

絲毫不敢大意

不僅僅是我

班級裡大部分的同學也是





這次如同以往

也是請了一位相當有名的老中醫

是成都中醫藥大學的鄧中甲教授

要知道他有多有名

鍵盤上敲進google查

你就會知道

甚至還有學生把他的上課內容打成逐字檔

現在已經在書局販售

但是我卻在他的課堂上一連不省人事過無數個小時

甚至我逼迫自己一邊畫圖一邊上課

坐到老師前面的第一個位置


我卻在不小心專心聽講後

跟喝醉一般

醒後不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有趣的是

我在其他課程裡

清醒的恍如初生



沒有一堂打過瞌睡



(苦笑)





是不是

每一個老師都適合每一個學生

就連名師也不例外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經驗但是這位名師還不是普通名師...)

如果一個學生不能在課堂上

學習到他應該要得到的

那麼這堂課的價值就要重新被計算

其他的同學學習情況好與不好

都只能做為參考

如果這門方劑學課程的價值被否定

我想

現在應該做的

不是重新提高我的興趣去符合老師

就是想辦法以類似自修的方式



換個方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 = 5學分~~



膽小鬼我絕對沒有膽放掉



所以~


只好解決他了(兩手一攤)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本學期行程表

寢室內晚上很開心

可是我一點都不開心

我想念書

可是大家的嘻笑聲

讓我一整個腦子靜不下來

今天忙了一個晚上

我實在是沒有力氣專心……

好吧

只好來打近期規畫

1.決定課業(方劑5,有機3,行科2,英文2+2,理財2,醫古2,詩2),社團,學術部

優先順序

2.本學期目標───camouflage



解決:

第一項

 順序:課業≧社團>學術部



 本學期每星期空閒時間:



共52時段







方劑2方劑6方劑6=14

社團4社團4=8

醫古1=1

報告4=4

有機3有機5有機5=13

目標2=2

詩2=2

英文2=2

理財2=2

學術部1學術部1=2

(行科)=1







=  =所以是沒假日囉‧‧‧



還有本學期任務

1手語期末成發美宣部分要求至讓大部分的學生知道活動+美觀

2手語期末成發個人部分要求至熟練流利(=阿土伯)+表演力(=佩玲)

3國醫社課要練好每一項實作+對中醫的認識

4醫療服務隊要至行前準備充實有用

5紀錄社團學到新東西

6學術部按照進度走+偶而認識新老師

7理財要能至基本的投資理財能力

8書卷三

最近要做的事

1年歷

2禮物

3手錶